图片 解读图书馆人的思维误区_365体育app_2020欧洲杯竞彩平台_官网*!

365体育app_2020欧洲杯竞彩平台_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公共管理 > 图书馆管理 > >

解读图书馆人的思维误区

来源::未知 | 作者:365体育app_2020欧洲杯竞彩平台_官网*! | 本文已影响

【内容提要】文章从分析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图书馆人在认知领域及业务工作范畴的思维误区,要求图书馆人必须能够从自身思想上、行为上寻找差距,号召图书馆人在逆境中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来捍卫图书馆事业。

【摘 要 题】事业改革与发展

【关 键 词】图书馆人/思维/误区

【正 文】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图书馆职业普遍面临着消极社会意识的冲击,图书馆人对图书馆职业的某些方面产生了质疑,如技术主义对人文精神的质疑,后现代主义对获取知识平等权的质疑……甚至有人认为图书馆在新的信息职业的版图上逐渐边缘化[1]。我国的图书馆职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有人“实话实说”,把图书馆学称为“丑陋的图书馆学”[1];图书馆学教育也被称为“低落的教育”[2],图书馆人对图书馆职业的忠诚度逐渐下降。这些症状向我国的图书馆界发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图书馆人必须重新审视自己职业的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s)和职业行为规范(code of conducts),努力寻找对自身职业价值认识的误区。图书馆人必须能够从自身思想上、行为上寻找差距,必须在逆境中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来捍卫图书馆事业,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1 对自身职业价值和职业前景的认识误区

这首先表现在图书馆人对图书馆学的科学性的自我怀疑,图书馆学既不同于技术学科,也不同于人文学科,“图书馆学”一词的提出尽管已有近两个世纪的历史,但学界和图书馆人心中却有这样的迷惑:“图书馆学是不是一门科学?至今仍然是一个问题。 ”[3]因此,图书馆界在行政意志、强势学科、大众媒体面前唯唯诺诺;图书馆学界为图书馆职业制定的某些“行规”只注重约束图书馆人的行为,而忽视维护图书馆人的权利与职业尊严;图书馆界没制定有约束力的行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制度等。以上的问题已经使得图书馆的从业人员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产生迷茫。久而久之,图书馆员失去了作为这个职业的从业者应该具有的那种自信与对职业的价值崇敬。目前,图书馆学已经完全没有了梁启超先生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时呼吁建立“中国图书馆学”时的学科建设热情,图书馆人的职业激情也逐渐淡化。在目前物欲横流和信息化浪潮的影响下,很多图书馆人只看到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长远利益,往往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他们急需一种精神良药来医治迷茫的心灵。图书馆人一定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及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前景,坚信图书馆事业的崇高价值,不要被暂时的困难和消极的言论误导,自觉抵制消极的思想和言论。应该看到近年来,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图书馆硬件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馆舍建设与购书经费更是惊人,许多图书馆已经成为城市的象征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很多事实证明,在当代社会,图书馆仍然为公众所珍视。1996年,Benton基金会就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对公众、政府官员进行了访谈,结果表明,在数字时代,美国公众对传统图书馆职业精神依然满怀崇敬,他们希望政府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资助以缩小信息分化,他们愿意增加纳税来维持公共图书馆的免费服务。我国公众对图书馆也普遍理解和支持。因此,在信息时代,图书馆所代表的公共信息空间将继续在社会构造上占据重要位置。所有这些无可辩驳地说明图书馆的价值不容忽视,图书馆学的学科发展有着光明的前景。

    2 重收藏轻宣传的思维误区

图书馆从古代的藏书楼发展到今天,在图书馆人的思维中还很难全部剔除“重藏轻用”的观念,图书馆在管理视野上注重内部或内务管理工作而忽视对外服务、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在古代图书馆时期,收藏图书、内务整理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即对书籍的分类、编目、典藏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信息化大潮中,图书馆要想生存和发展,要想使图书馆所拥有的文献真正被读者所了解和更好地利用,只有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向社会公众宣传馆藏和服务项目。目前势如洪水的信息——书刊、报纸、录音磁带、唱片、文件、电子邮件和数不清的原始数据(目前全球出版的各类报纸估计40万种左右)稍经加工,就可以成为信息,但在多数情况下,社会只是在无记忆地运动着,没有人能够“通读”一切,因此,人类又往往每天都在重复地接收信息而不一定是知识。人类崇尚信息却又深受其害,这就是信息时代的信息异化。信息生产确实带来了智慧,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谬误甚至愚弄的产生。信息爆炸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知识爆炸,相反,知识匮乏已成了信息爆炸的伴生现象。图书馆等信息收藏单位的信息积累与读者的知识接受严重失衡,读者很难在信息洪流中有效地去伪存真,抽取知识,消化知识。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建设中心,有责任降低信息异化的影响。因此,图书馆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向社会公众宣传馆藏相服务项目,推介好的信息,消除信息垃圾,使读者能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层层开发和利用信息,形成知识体系,从而实现信息的增值。

    3 重技术轻人文关怀的误区

图书馆人历来有重技术学科轻人文学科的传统,片面强调计算机等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而忽视服务中的人文关怀,这是图书馆人的又一思维误区。这一点从图书馆学的内容体系设置上可见一斑,“至今为止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并没有把自身的价值目标定位在人的知识信息需要及满足机制上,而是主要定位在图书馆内部的工作程序的设计上。”[3]谢拉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图书馆工作的基本目的不是机器所能解决的,如果我们被机械设备所催眠,我们以为接受银幕上闪烁着的影像就是知识,我们将会像几个世纪以前的神秘民族一样,一直将洞穴墙壁上的影子误认为是真实的物体,而错失寻找真知的良机。”一切技术,包括一切IT技术和图书馆的传统技术(编目规则、分类法等)最终不过是工具而已,它不可能最终完成图书馆要完成的一切使命,更不能完成图书馆的终极使命。如果一味地只强调技术,不能把技术和人文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图书馆的发展就会偏离其正确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图书馆人要努力做到把技术当成工具,要简化技术工具的利用难度,把图书馆变成读者获取信息、知识的一种方便工具,而不是越来越加大读者利用的难度。例如:分类法越来越复杂,编目规则越来越繁琐。专业图书馆员都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对读者利用来说不是更加难了吗?如果利用某工具的难度很大,读者就会知难而退,久而久之,读者就不再愿意利用图书馆的技术(包括一切IT技术和图书馆传统技术)。因此,发展技术固然重要,因为没有技术我们的工作就丧失了效率,但图书馆人一定要记住: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为读者服务的宗旨,读者是我们的上帝,我们关怀上帝,从上帝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4 信息共享与信息垄断的误区

信息公平是现代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目前,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一样,被称为是一种能够提高竞争优势和发展机会的重要资源。另外,信息与物质和能源的重要区别是,物质和能源的获得是以占有为特点的,具有排它性,而信息则不同,它具有可共享性。也就是说,当信息被生产出来以后,只有少数人享有它和让全社会成员享有它,社会成本是一样的。因此,即使现代社会因物质的匮乏远未“等富贵、均贫富”,图书馆却可以坚持信息共享原则,追求信息公平。非常遗憾,图书馆人是高呼信息共享口号最响亮的一族,但事实上图书馆人却在不知不觉中违背信息共享原则,追求信息的垄断。我们很多图书馆将高技术的引进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变成为“圈地”的游戏,没注意到我国国民中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者仍占较大比例,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人群难于享受到技术的进步和国家投入巨资带来的信息利益,不少图书馆的“数字服务”项目甚至是在加大社会的“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商务部提出,意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含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这种差异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信息技术和服务获取信息的差异和利用信息网络以及其他技术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数字鸿沟广泛存在于国内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及社会群体之间。它已不只是信息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的使用、电子化服务方面差别的问题,它牵扯到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信息资源多寡和资金、文化、就业、生活质量等问题,牵扯到科技参与能力的强弱、经济的增长方式等更深层次方面的社会问题。图书馆人在开展数字化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情况,必须从读者的利用角度来决定开展数字化工作的进程,同时要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大力开展读者教育,架设起“信息拥有者”和“信息贫乏者”之间的桥梁。图书馆可通过宣传栏、举办书展、知识讲座、数据库和网上信息检索培训、为网络教育提供智力支持等多样化的方式,广泛、持久、深入地宣传信息知识,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具备信息处理应用能力,逐渐填补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共享。

5 信息保障与读者权利保障的误区

图书馆人历来重视信息保障,多年来建立起多级信息保障体系,如国家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地区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等,图书馆在这方面不惜巨资投入,理论界也不断地为建立各级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摇旗呐喊。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图书馆只讲信息保障,储备了大量的文献信息却不积极为文献寻找读者,不考虑读者阅读权利保障问题,这就是图书馆人的又一思维误区。公民的知识、信息权利是指公民自由获取知识信息的权利,是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IFLA于1999年3月24日在“关于图书馆和知识自由权”的声明中指出:“履行知识自由使用的义务是图书馆和信息业的主要职责。”人人有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平等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天赋人权”,你只要是一个人,只要你一出生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享有平等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指出:“图书馆为所有人服务应该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让每个灵魂拥有免费的图书馆服务”,[4]“让最穷和最富有的学生拥有同样的条件去尽情满足求知的欲望和追求”。[5]然而我国的图书馆界却在不知不觉中与这些宗旨背道而驰,我国图书馆普遍存在优先为社会精英服务的倾向,馆长们常将为领导决策服务或为科学研究服务的案例作为最引以为自豪的成就,而忽视了图书馆在帮助社区弱势人群方面的职能;图书馆把读者分为不同类型,规定不同类型的读者借阅的册数不同;或者按职称把读者分为不同级别,阅览室也分为不同层次;或者规定某些所谓的内部资料,只有特定的人员才能借阅等;馆舍远离人口密集区;图书馆守株待兔,坐拥书城;残疾人服务异常欠缺、儿童阅读被忽视;农村基本无图书馆服务。以上的事例说明图书馆在保障公民平等利用图书馆方面做得很差,这些方面图书馆人都应进行重点反思。

    6 业务工作的误区

图书馆被称为信息、知识的宝库,读者进入图书馆求索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迷路,因此,图书馆员的工作此时将大有用武之地。作为信息、知识的领航员,图书馆员应该带领这些在知识宝库中的迷路者迅速走出迷途,进入探索知识的坦途。然而,图书馆员却常常陷入思维的误区,不仅没有带领读者走出迷途,反而会使读者更加迷惑。图书馆员一旦进入这种思维的沼泽地,读者花大量时间咨询的结果只不过是更加的迷茫。常见业务工作中的误区有:(1)照搬以前的工作成果。一些馆员在没有完全弄清问题之前就急于寻找对策,他们认为以前的工作经验就可以解决目前的问题,许多馆员用早已成型的解决方法生搬硬套,为千差万别的读者解决千差万别的问题。他们认为没有必要为弄清那些已经“很明显”的问题浪费时间,建议读者直接采用那些显而易见的方法。假设读者要提高文学素养,馆员就会给这些读者开列一大批中外名著的书单,这种建议对部分时间充足的读者也许有用,但是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读者的文化程度、专业背景不同,阅读的习惯也会不同,不同的读者一定要区别对待。死搬教条,会严重干扰我们思维的逻辑性,然而教条主义在图书馆是无处不在。当教条支配我们的思维时,我们倾听的能力就会丧失,而我们得出的结论常常是荒谬的。(2)盲目模仿其他馆的经验。“盲目模仿”的思维方式也要小心。照搬其他图书馆的做法尽管可以得到成熟的思路,但是不一定总是能使读者满意。有的图书馆员认为如果已找到一种在别处成功了的方法,再动脑筋开发新的解决方案,纯属浪费时间。他们忘记了:虽然轮子永远是圆的,但它们有不同的尺寸和厚度,而且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读者提出的问题可能相似,但是常常也有细微的差别。(3)从自身的利益角度看问题。如果我是把锤子,我就会把一切看成是钉子。图书馆人往往倾向于基于自己的经验,用他们自己的观点分析、认识问题。在不同的情况下、为不同的读者服务时,从自身的经验、利益角度思考问题,而没有认真收集读者需要的信息,或者即使收集到了有关数据也没有回过头来检验数据的有效性,他们已经从自己的经验和业务的角度出发了。如果他们把主要目标指向读者,那他们可能会认识到还有其他选择方案。馆员在工作中的误区还有很多,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但业务工作中的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还需图书馆人进行反思。

    7 结束语

笔者已经在图书馆界工作近20年,虽然不能称为老兵,但也已经不再年轻,多年来看着我们事业的兴衰荣辱,图书馆人的或喜或悲而不断地求索,希望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即使我的观点不尽准确,但我愿作为图书馆人前进路上的铺路石,为图书馆人求索真知抛砖引玉。
虽然目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受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前提制约,但是图书馆人既要有改变世界的豪迈,积极宣传、推介图书馆,又要有改变自我的勇气。图书馆人要深刻反思自我,寻找差距,努力缩小我们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缩小我们的工作成果与社会满意度之间的距离,在新的职业版图上,要求自己从认知到业务领域进行全面反思,尽快修复图书馆精神和躯体的裂痕,确保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图书馆人不仅要对职业精神反思,还要做好专业技术改造,更需要增加政治智慧、哲学底蕴,解读自己职业和社会需求的精神内涵。全体图书馆人共同努力,用统一的职业声音、积极向上的勇气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坚守住自己的阵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事业的又一个春天将会来临,图书馆将继续成为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黄俊贵.丑陋的图书馆学——“实话实说”访谈录.图书与情报,2000(2):37-42
2 程焕文.高涨的事业与低落的教育——关于图书馆学教育逆向发展的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1):67-70
3 蒋永福.再问图书馆学的科学性与研究方向问题——写在张晓林《应该转变图书馆研究的方向》发表20周年之际.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5-10,27
4 Nardini R.F.A Search for meaning:American library metaphors,1876-1926.Library Quarterly,2001,71(2):111-140
5  Black A.A new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ublic library:social and intellectual contexts.1850-1914.London: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6
6 程焕文,周旭毓.图书馆精神——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图书馆,2005(2):3-9
7 于良芝.未完成的现代性:谈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职业精神.图书馆杂志,2005(4):3-7,20
8 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
9 曹荣湘.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12)
10 赵其庄.努力培育图书馆精神.理论学习,2004(12):26-27
11 马恒通.图书馆学认识论研究.图书馆,2004(6):20-26,87


365体育app_2020欧洲杯竞彩平台_官网*!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浅论图书馆知识管理技术分析

浅论图书馆知识管理技术分析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技术 [论文摘要]分析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特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知...